现在市面上有三大类的键盘,薄膜键盘、机械键盘、静电容键盘(非常特殊的薄膜键盘)

薄膜键盘

薄膜键盘通过薄膜的结构实现输入。在内部,存在有两块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聚酯材料组成的薄膜,上面有导电银浆或导电碳浆所印制的电路。

这两层薄膜被称为上层薄膜与下层薄膜,当打字时,手指按下按键从而使上层薄膜下压,与下层薄膜接触并通电,其信号传至处理器,实现输入的效果。

特点:低噪音、低成本,长期使用会出现材质问题导致手感变化(如卡壳),但耐用性和低廉的价格使它仍占领市场大部分份额。

机械键盘

机械键盘的运作关键就在于键帽,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触点、轴、弹簧。

当你按下键帽时,键帽会同时下压轴,让轴的位置下降,使出点中的铁片上滑,与另外一侧的铁片接触,从而形成回路,产生电信号,实现打字的效果。

此外机械键盘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段落感,即我们按下键帽时,会先感受到键帽的下落,紧接有一个明显的阻力感,继续按压后又会返回阻力较小的状态,这种特性就叫段落感。

段落感的实现,通常是在轴心上设置一个突起,让按压键帽时产生段落感,还有一种方法是设置两段轴心,一段在另一段的内部,有点类似伸缩棒。当一段触底后,另一段并不会停止,会继续下压,由此产生段落感。

目前机械键盘的分类,主要是以轴体的颜色进行区分,主要有红轴、茶轴、黑轴、青轴四类。此外也有一些其他的,如白轴(目前已停产)。

黑轴:段落感较弱,声音较小,压力克数较高,反馈力度较大,能给游戏玩家带来酣畅淋漓的感受。但不适合打字,因所需力道较大,用久了手指可能会酸痛。

红轴:与黑轴一样有着段落感,但所需压力克数、反馈力道较小。除了适合游戏玩家使用,打字办公时也更加舒服。

青轴:青轴的段落感/机械感都是机械键盘中最强的,较强的段落感可能对游戏来说是阻碍,但对于打字则是助力。青轴的敲击声较大,伴随着清脆爽快的敲击声。但青轴的压力克数适中,按压力度不大,就算打字久了也不会很累。

茶轴:“万金油”茶轴可以说是在所有轴体的取中者,压力克数适中,反馈力道不大不小。段落感不像青轴那么强,也不想黑轴那样直上直下。但实际体验后才会发现真爽,游戏与打字的体验都不错。

白轴:段落感比茶轴强,由于压力棵树较大,按键较费力。长时间使用容易指尖疲劳。

静电容键盘
最后来说下静电容键盘,使用电容式开关原理,利用按键改变电极间的距离引起电容量的变化,驱动编码器进行按键的开和关,无需物理接触点就可以实现敲击。

特点:按键轻盈、回弹迅速(无磨损且密封性好,寿命也更长),相比于其他电容键盘价格更昂贵。

发布于 2021-05-08 16:16
​赞同 37​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更多回答
篮球数码BaBa
篮球数码BaBa
篮球运动爱好者,数码爱好者!回评论,不回私信
​ 关注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目前的机械键盘分为三种类型的机械键盘

薄膜键盘

薄膜键盘是薄膜开关范畴的一例,按键较多且排列整齐有序的薄膜开关,人们习惯称之为薄膜键盘。薄膜键盘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防水性能比较好、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

机械键盘

机械键盘从结构来说,机械键盘的每一颗按键都有一个单独的开关来控制闭合,这个开关也被称为“轴”,依照微动开关的分类,机械键盘一般分为茶轴、青轴、红轴、黑轴。优点相对与薄膜键盘来说手感更好,寿命较长。缺点就是价格比较贵,防水防尘的能力差。

静电容键盘

静电容键盘是利用电容容量的变化来判断按键的开和关,在按下按键后,开关中电容容量发生改变,从而实现触发,整个过程不需要开关的闭合。正是由于无物理接触点就可以实现敲击,因而磨损更小,使用寿命更长。

在构建计算机系统的过程中,CPU散热风扇的选择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CPU的稳定运行,更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性能和寿命。因此,在选择CPU散热风扇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选择的散热风扇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首先,散热风扇的性能是我们首要关注的因素。性能主要体现在散热能力和噪音控制两个方面。散热能力通常由风扇的风量(CFM)和静压(mmH₂O)来衡量,风量越大,静压越高,散热效果就越好。但是,散热风扇的风量增加往往伴随着噪音的增加,因此,在追求散热效果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噪音水平,确保散热风扇在运行时不会产生过大的噪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次,散热风扇的尺寸和兼容性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散热风扇的尺寸需要与CPU散热器的尺寸相匹配,以确保风扇能够正确安装在散热器上。同时,我们也要考虑散热风扇的兼容性,确保它能够与我们的主板和机箱兼容,不会出现安装困难或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除了以上两个因素外,散热风扇的材质和制造工艺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优质的散热风扇通常采用高导热性能的材质制造,如铜、铝等,这些材质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制造工艺的精细程度也会影响散热风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在选择散热风扇时,我们也要关注其制造工艺和材质。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散热风扇的调速功能和智能温控功能。调速功能允许我们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风扇的转速,以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和噪音控制。智能温控功能则能够根据CPU的温度自动调节风扇的转速,确保CPU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运行,提高整机的稳定性和寿命。

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散热风扇的品牌和售后服务。知名品牌的散热风扇通常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可靠的品质保证,同时,优质的售后服务也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好的使用保障。因此,在选择散热风扇时,我们可以优先考虑知名品牌的产品,并了解其售后服务政策。

综上所述,选择一款合适的CPU散热风扇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散热性能、尺寸兼容性、材质制造工艺、调速功能和智能温控功能以及品牌和售后服务等。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才能选择到一款既满足实际需求又具有良好性价比的散热风扇,为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挑选显示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需要关注那么多的参数,只需要从以下几个点出发即可:

尺寸;2、面板类型;3、分辨率;4、刷新率

文末有总结,大家也可以选择一拉到底。

尺寸
首先必须声明,不要用电视机充当电脑显示器,术业有专攻,电视机不仅亮度高,屏幕素质也不如同样分辨率的显示器。

那么要买多大的呢?这个取决于观看距离,根据人眼的视角和间距,计算结果如下:

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观看距离都是50-60cm,因此主流的23-27寸显示器都可以。

面板类型
在当下,显示器最主流的有三种面板,也就是IPS、TN和VA,三种面板特性如下表:

当然,屏幕绝对不是只看面板的,色深bit,色域等参数也需要关注,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可以参考我们的进阶版科普。

分辨率
分辨率越高,显示器显示画面就更加细腻,一般来说,建议分辨率如下表:

当然,显示器分辨率也和你的用途直接相关,最后会有总结。

刷新率
刷新率“XXHz”表示1秒钟之内屏幕能刷新XX次,通俗地讲,刷新率越高,捕捉到的动态画面就越多。对于FPS游戏爱好者来说,一款高刷新率的显示器是必备的。

大体上说,IPS最全能,IPS 2K 144Hz的显示器,适用于任何用途

电脑电源的作用是将220V交流电【1】变换为+5V、-5V、+12V、-12V、+3.3V、-3.3V等不同电压、稳定的直流电【1】供给电脑各部件使用。

各电压作用:

+3.3V 主要给主板和内存供电,特别是集显主板,对于它有一定要求。

+5 V 目前主要给硬盘,光驱,USB设备和鼠键供电。

+5VSB:待机电路,用来向电源发送开机信号。这个电压也可以给关机也能充电的USB供电。

+12V 作用是最广泛的,上至CPU,显卡,下至硬盘光驱,散热风扇。

-12V:给串口【2】电路供电的。

标称电压及电流
电源的一些参数:

纹波:开关电源输出的不是纯正的直流电压,里面有些交流成分,这就是纹波和噪声造成的。纹波是输出直流电压的波动,与开关电源的开关动作有关。每一个开、关过程,电能从输入端被“移到”输出端,形成一个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从而造成输出电压的波动,波动频率与开关的频率相同。纹波电压是纹波的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峰峰值,其大小与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容和输出电容的容量及品质有关。在Intel ATX电源规范中12V的纹波电压应该小于120mV,3.3V和5V应该小于50mV,超标限度是10%

动态负载:电源从20%负载直接拉伸到80%或者以上,电压的稳定性。

保持时间:保持时间的规范:最低标准为16毫秒

这个时间非常短暂,说是“眨眼之间”丝毫不过分,显然不是留给我们做什么紧急操作的。既然如此,为什么PC电源的设计与开发规范中依然有这么一个参数呢?这次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个“保持时间”的真正意义。

目前与保持时间有关的PC电源设计规范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英特尔制定的ATX 12V规范,其要求PC电源在100%负载的情况下,各路输出保持时间不低于16毫秒;另一个则是SSI EPS12V 2.92服务器电源设计指导,其要求电源在75%的负载下各路输出的保持时间应该大于18毫秒,而Power-OK信号的保持时间则是大于17毫秒。

那么这个16毫秒或者17毫秒是以什么作为标准来进行制定呢?这个与PC电源的交流输入有关系,目前世界上的家用交流输出大体上是两种规格,一个是110V@60Hz,另一个是220V@50Hz,其中110V@60Hz规格下一个交流周期就是16.7ms(1000ms/60Hz),同理可得220V@50Hz的交流周期为20ms(1000ms/50Hz),因此PC电源在保持时间上的设计规范,实际上是要求电源可以做到“输入断开后至少在一个交流周期内保持正常输出”。

电网有可能不能持续输出220V,这个对于没有PFC的山寨渣电源尤其是致命问题

又如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的切换间隙,供电会有瞬时的中断,在这一段时间内电源电压保持稳定就不会导致机器关机或者自动重启。关机后电压在PG信号失效后还要保持一定时间,以确保硬盘磁头复位【3】等操作完成。

拓扑结构:

拓扑结构主要影响电源的转换效率,动态能力,稳定性等种种方面。但是拓扑结构与电源的功率没有固定搭配关系。并且拓扑结构在分类上是十分细致的,就好像一个树状图,大类上分为正激,全桥,半桥。导致在现在的现行的产品中,很少有明确标注电源拓扑的产品,往往只写了大类的拓扑结构。

电源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是这样的,市电进入电源后经滤波和整流转为高压直流电,再通过开关电路和高频开关变压器转为高频率低压脉冲,再经过整流和滤波,最终输出低电压的直流电。看似非常简单,但是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细节上的处理,拓扑结构的进步说到底就是最大程度上提供稳定的最终输出。

1、内存颗粒

内存的颗粒分为原片、白片、黑片三种,内存在生产的过程中会进行两次不同的检测。第一次检测是颗粒厂商行业规定的标准检测,第二次检测是颗粒厂商自己定制的检测规格,颗粒厂商制定的检测规则要比行业标准检测规则严格的多。当颗粒生产出来时,首先要进行的是行业标准检测,检测合格会进行下一项检测,下一项检测也合格,就会打上颗粒型号跟制造商logo进行售卖,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原片。白片是第一项检测合格,第二项检测不合格,也会打上颗粒型号,但并不会打上颗粒制造商logo。如果遇到颗粒上的logo并不是三星、镁光、海力士的logo,那么这个颗粒就可能是白片。黑片,则是第一次检测就不合格,本应该报废处理,但总会被资本家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流入市场。

颗粒作为内存上最重要的元件,选内存完全可以看成是选颗粒。同一家颗粒厂商生产的内存也有区别,不同的内存颗粒定位不同的消费市场。内存厂商在生产内存时更换不同的颗粒还是很频繁的,同一系列产品上可能会使用好几种颗粒,所以大多数内存详情页都不会标注这款内存使用的什么颗粒。这些颗粒制造商通常喜欢用ABCDE-Die来区分体质,具体可以参照下图。

关于颗粒,我个人认为,没有说A>B>C>D的说法,根据不同体质会有不同的性能体现!

买到内存后我们可以通过查看颗粒上的标识或使用Thaiphoon这款软件去检测内存颗粒的生产厂商和颗粒类型,也可使用aida64查看。两款软件链接如下: https://pan.baidu.com/s/1_zoOBEWWn2g5TNqutB743A 提取码: kyix

Thaiphoon查看内存颗粒

aida64查看内存颗粒
2、频率

实际上,内存条是没有频率的。我们所说的内存频率其实是CPU对内存条访问的频率,CPU每访问一次,都会向内存条带来或带走一些数据。CPU每秒访问内存的次数越多,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数据量也就越多,也可以理解为是内存条的读写速度快,但内存颗粒每秒能承受的访问次数是有上限的。频率超过颗粒的承受上限,就会出现开不了机的情况。颗粒的承受上限是由内存条颗粒的体质决定的,体质好坏是天生的。内存厂商会把体质好的颗粒做成高频内存,比如3000MHz、3200MHZ的内存;体质相对比较差的就做成低频内存,比如2400MHz、2666MHz等。

所谓几代只得内存条的类型,名字叫做Double Data Rate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简称为DDR几 目前最高是DDR4 也就是四代内存。

而内存条上标注的频率并不是这根内存工作的频率,而是这根内存工作时能稳定承受的频率。主板厂商并不能自动识别你这条内存体质的好坏,所以主板厂商为了能够保证内存条能稳定工作,都会把内存的频率默认设置为2400MHz。买了高频内存的朋友,需要在主板BIOS中重新设置内存频率才能达到内存宣称的频率的。

3、通道与容量

内存的单通道跟双通道,可以理解成单车道和双车道。双通道就是使用双车道来传输数据,同一款内存下,双通道内存的速度是单通道内存速度的一倍左右。如果你正在装机且预算并不是特别充足。千万不要把钱砸在高频单通道内存上,买两个普通内存条组双通道才是真理。

并且我们需要知道电脑主板支持最高内存容量。使用电脑快捷组合件Win+R打开快速运行窗口,在输入款中输入"cmd"命令,点击回车确认,调出命名提示符窗口后 输入命令“wmic memphysical get maxcapacity”并回车:

这时会出现一窜数字,除以1024来计算,即可算出主板支持的最大内存!

4、时序

内存的时序其实就是内存的反应时间,当内存收到CPU发来的指令后,多长时间做出反应,这就是内存的时序。要想反应的越快,时序就要越短。

我们以“CL16-18-18-38”这个时序为例,时序中的四个数字分别对应着“CL-tRCD-tRP-tRAS”。

CL(CAS Latency):列地址访问的延迟时间,是时序中最重要的参数

tRCD(RAS to CAS Delay):内存行地址传输到列地址的延迟时间

tRP(RAS Precharge Time):内存行地址选通脉冲预充电时间

tRAS(RAS Active Time):行地址激活的时间

越低的时序代表颗粒体质越好,超频的潜力也就越大。内存的时序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内存的延迟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内存延时=时序(CL x 2000 )/内存频率。

DDR:(CL3*2000)/400MHz=15ns

DDR2:(CL5*2000)/800MHz=12.5s

DDR3:(CL9*2000)/1600MHz=11.5ns

DDR4:(CL15*2000)/2133=14ns

即使内存的时序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但最后内存的延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频率相同时,时序越低,延迟也就越小。同样,时序相同时,频率越高,延迟也就越小。

5、内存选购

很多人想知道内存到底多少合适,以我个人的使用体验来说16GB比较合适,办公的话最低最低8GB。16GB内存建议8+8组建双通道,两根内存最好买套条(捆绑在一起销售的内存条)。个人认为,推荐内存条并不能单纯的去推荐一个品牌,而是应该具体到这个品牌的某款产品。事实也是这样,很多大品牌内存条虽然卖的好,但实际性能说不定并没有相同价格其他品牌产品好。大家在购买内存时,可能只会去注重品牌,有了品牌效应,一款并不是很好地内存也敢要高价。虽然有些品牌的内存条附加了部分品牌溢价,但是内存条的购买还是遵循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